热门资料
个人理财应该如何去应对结构性短缺
经济学上有句术语,叫"结构性短缺"。这是一种相对的"短缺",是由于供求关系不平衡造成的:需要的缺乏,不需要的又很多。目前的个人理财产品领域,正面临着这种结构性短缺。
国债热销的背后
记得2005年第一期国债销售时,中行上海市分行曾经创下一日售罄的记录。 4月10日,当第二期国债发行的时候,有的投资者在清晨3点就排队等候购买。到了6月第三期凭证式国债第二部分开始在全国发行时,申城再现市民排队抢购的热潮。当股票、基金、信托、银行理财产品不断涌现的今天,投资者"秉烛"购买国债,这无疑是值得思考的。
不可否认,无论是3年期国债,还是5年期国债,利率均高于定期储蓄存款,且无利息税支出,这确实是比较吸引投资者的地方。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国债就没有风险,流动性风险以及通货膨胀风险,都是国债投资者所要面对的。老百姓手里有大量存款,却不知道该把手里的钱投向哪里。国债火爆的深层次原因,就在于居民投资理财渠道的狭窄。
"7天理财"的思考
在各地人民币理财产品"偃旗息鼓"的时候,一类全新的理财产品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,这就是"7天理财"产品。比如,交通银行推出的"双利理财账户",以每7天按1.62%的年利率计息,利息自动转入本金,实现累计得利。
乍看起来,"7天理财"与目前的7天通知存款收益相差无几,但它有一个方便之处,就是到期后可以自动转存,无需再作通知。以本金10万元、存期3个月为例(不计利息税),活期存款的到期收益为180元,7天通知存款的收益为405元,而"7天理财"的到期收益为405.76元。虽然只差了不到1元,但如果将时间以及金额"放大"的话,那么还是非常可观的。
"7天理财"使得收益以及流动性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匹配。它也提示了我们:一些看似普通的储蓄品种,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技巧,产生更大的收益。
结构短缺的应对
个人理财品种的日益增多与个人投资渠道的狭窄,正越来越成为个人投资理财产品领域结构性短缺的重要原因。因此,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,要应对结构性短缺,最为重要的就是放开思路,拓展个人投资渠道。
投资渠道之所以狭窄,很重要的一个原因,就是投资者没有很好地理解风险和收益的关系。许多老百姓认为,只要本金没有风险,就是最大的安全,这并没有什么错,但是却会大大缩小投资的渠道,也使得国债、人民币理财等成了"香饽饽"。但是国债、人民币理财等同样存在着加息和通货膨胀的风险,这一点人们往往会忽视。因此,对于个人来说,还是应该建立一个投资组合,不仅要投资那些本金安全的理财产品,更要关注那些在收益性、流动性方面性价比最好的短期理财方式。同时,通过适当的类似"7天理财"的操作技巧方面的组合创新,也可以大大缓解理财产品结构性短缺的窘境。(上海证券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