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门资料
理财产品花样多市民投资到底选哪款
现在,老百姓理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,相当一部分人开始借助专业投资理财师的帮助,合理规划、利用自己的资产和财富。可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却一直困扰着许多渴望以钱生财的市民:一方面,理财产品每天都在推陈出新,缺乏专业知识的老百姓,不知该如何选择;另一方面,一些金融机构推销理财产品急功近利,不管“黑猫白猫”,和客户签了单就是“好猫”。
从盲目到理性选择依然很难
过去,“胆小者”想到的当然是把钱存银行,胆大者投身股市、房市。在经历了股市、房市的浮沉起伏后,老百姓的投资行为正逐渐理性化。
如今,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在满足基本生活之外,剩余资金不但要在买房、买车、负担子女教育等各项消费之间分配,还要在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、投资产品之间作出选择。理财倒是理性了,但选择也越来越难了。一方面虽然各银行都开设了理财中心,为客户量身定制理财计划,但进入的门槛偏高,很多银行的理财客户最低限为10万元,有的银行甚至定为30万元,大多数中低收入人群被挡在了“门外”。另一方面,没有了理财师的参谋,面对各家银行层出不穷的理财产品,老百姓依然无法选择。
“其实我并不想投机赚钱,只要能够让我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保值就行。”近期很多买国债的百姓如是说,他们希望银行能推出更多稳健型理财产品,各家银行的产品最好有所差别,以适合不同的群体。
产品花样多到底哪款适合
为了拿到公司的奖励,理财业务员往往绞尽脑汁。比如说在竞争激烈的寿险业界里,现在就有一种处于灰色地带的“返佣”行规。寿险公司通常在3至5年内会给代理人一定比例的佣金,一般第一年给首年度保费的30%,第二年20%,第三年10%。在寿险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,为了完成业绩指标,不少代理人会从这些佣金中拿出一定比例返还给客户,称为“返佣”或“回佣”。
股票、保险、国债,理财渠道多了,烦恼也多了。往往一家银行刚刚开发出新理财产品,其他银行就立即跟进,尽管名目各不相同,但功能特点雷同、投资收益相当。在产品同质化的同时,各家银行只能将卖点突出在收益率方面,这样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又陷入了攀高收益率、轻许承诺的恶性竞争中,不但提高了银行的资金运营成本,而且也使投资者的风险加大。当老百姓发现刚刚购买的理财产品很快就落后时,自然会对这些理财产品丧失信心,对银行产生反感。
专家对此认为,理财产品都是非常专业的产品,金融企业如果只顾推销新的理财产品,而没有仔细研究老百姓的实际需求,没有给老百姓创造一种稳定的投资环境,如何能让老百姓心甘情愿接受呢?推销和推广本是两个概念,推销看重逐利结果,推广讲求更高境界的循循善诱、水到渠成。(现代快报)